
拼音 | yīng |
注音 | ㄧㄥ |
五行 | 水 |
部首 | 雨 |
总画数 | 16画 |
笔顺编码 | 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竖竖竖折横撇捺,1452444412225134 |
Unicode编码 | U+9719 |
五笔编码 | famd|FAMD |
四角编码 | 10805 |
汉字结构 | 上下结构 |
GBK编码 | EB9B |
翻译 | 英语 sleet 德语 graupeln, Schneeregen (S),Schneeflocken (S) 法语 Neige mouillée |
释义 | 雪花。 霙,古字,古书上指雪花,又指花瓣,与霰有别,霰是民间俗称的雪粒子,而霙则是雨夹霰一起下。一般为透明球状之固体颗粒,凡由于雨滴结冻,或因大部分已融化之雪片降落,经地面附近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之气层而再结冻之降水成为霙(sleet)。这种现象常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是固态降水的一种,由雪花落下时融化再凝固所形成,外形为半透明冰球,比雹还小、且与霰、雨夹雪不同,落至地表或撞击物体时会弹起、并发出比液态雨滴还要清脆的声音。冰珠堆积时通常不会凝固成一块,除非同时下着冻雨。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中的代号为PL(1998年以前是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