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 dì |
注音 | ㄉㄧˋ |
五行 | 火 |
部首 | 巾 |
总画数 | 9画 |
笔顺编码 | 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捺横捺撇捺折竖折竖,414345252 |
Unicode编码 | U+5E1D |
五笔编码 | UPMH|YUPH |
郑码编码 | SUWL |
仓颉编码 | YBLB |
四角编码 | 227 |
汉字结构 | 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象形 |
GBK编码 | B5DB |
规范汉字编号 | 1633 |
翻译 | 英语 supreme ruler, emperor; god 德语 erhabenes Wesen; Kaiser (S) 法语 empereur,être suprême,impérialisme |
释义 | 1.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天~。玉皇大~。 2.君主;皇帝:称~。三皇五~。 3.指帝国主义 :反~斗争。 4.姓。 帝,di,(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the supreme Being]是对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境界之后的称谓。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而这样的人必然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愿意让他来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导教化大家,于是所有人推举他为最高管理者。由于后来人们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于是“帝”的意义发生变化,由原来代表道德修养境界变为后来的地位象征。这是华夏文化的悲哀。才有了后来的所谓“帝制”说法。战国以前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秦以后为“皇帝”简称。《庄子·庄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公元前288年,齐湣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当时列国均已称王,欲寻一更尊于王之称号,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为后世人君之号。《史记》以《五帝本纪》为首篇,所载帝号,实系后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遂为皇帝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