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ǎn,yuān |
注音 | ㄨㄢˇ |
五行 | 土 |
部首 | 宀 |
总画数 | 8画 |
笔顺编码 | 丶丶フノフ丶フフ,捺捺折撇折捺折折,44535455 |
Unicode编码 | U+5B9B |
五笔编码 | PQBB|PQBB |
郑码编码 | WDRY |
仓颉编码 | JNIU |
四角编码 | 30212 |
汉字结构 | 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形声 |
GBK编码 | CDF0 |
规范汉字编号 | 1284 |
翻译 | 英语 seem, as if, crooked 德语 gleich, ähnlich ,Wan (Eig, Fam) 法语 comme si |
释义 | [ →大宛 宛,我国常用汉字,属于多音字;另有南阳市简称和姓氏等义项名。“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说文解字》: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 “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 ]